Banner

防鸟网替换捕鸟网志愿者为鸟儿开辟新的生存空间

产品详情

  近年来,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各种鸟类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常见。然而,随着鸟儿的增多,随之而来的人鸟矛盾也频繁出现。农民在耕作过程中面临鸟类对农作物的侵扰,许多家庭不惜用稻草人、反光条或捕鸟网等手段来保护自身的果园和菜地。这些举措虽然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有效,但也无形中给一些无辜的鸟儿带来了生命危险。

  在这种背景下,成都的新都区青桥村的志愿者们决定出手,用一种更加友好的方式来对待这些鸟儿。他们选择了绿色防鸟网来替代捕鸟网,希望可以减少对鸟类的伤害,同时保护农民的利益。

  这一项目于2024年2月21日启动,志愿者们在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搭建好了防鸟网的样板间,从3月开始,青桥村的100户农户将开始用这种新型的防鸟网。王惠,项目的发起人,回忆起曾经在成都龙泉山观察鸟类的经历时,看到了许多被捕鸟网困住、奄奄一息的鸟,感觉到很痛心。

  “有时候,农户为保护自己的果树,常常无意间成为了捕鸟网的施害者。”王惠表示。捕鸟网的设计影响了鸟类的生存,而农村地区的农户仅仅是希望可以维持自己的生活而已。他们盼望通过这个项目找到一个平衡点,即一方面保护农户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给予生物多样性足够的生存空间。

  志愿者们选择的这个防鸟网在颜色和设计上对鸟类更为友好,就算鸟类误入,也能相对容易地脱身。此外,这种防鸟网还可以反复使用,具有更加可持续的效用。

  调查数据显示,防鸟网的使用在经济果林中占比较高,而捕鸟网的使用对鸟类造成的伤亡更为严重。四川省的志愿者团队在成都地区进行了调研,发现162张鸟网中,包括64张防鸟网和50张捕鸟网。其中,受伤鸟类中,防鸟网的伤害程度相对轻,误伤鸟类的比例也较低。

  记者也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发现了许多种类的鸟网,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然而,这些商家大部分提供的鸟网却多为黑色和透明色,设计上并不对鸟类友好,导致了较高的误伤风险。相比之下,王惠和志愿者团队所推广的防鸟网在兼顾实用的同时,更加关照到顾及鸟类的安全与福祉。

  自2024年2月26日起,新都区青桥村的100户农户将领取这些防鸟网进行实际使用,志愿者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数据来验证防鸟网的使用效果,并为未来的野生动物友好型农产品概念打下基础,促使农户获得更多的收益。

  鸟类生态学专家朱磊博士对此项目表示了期待,期盼国家有关部门能够早日出台政策,禁止使用捕鸟网,并对防鸟网制定标准,最大限度减少人鸟间的冲突,从而为乡村振兴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助力。

  这场人鸟和谐共处的尝试,标志着人类对于生态保护的认知从单一的利益考量到利益与生态的双赢,值得大家的关注与支持。让我们大家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人与野生鸟类之间能够形成共存的美好局面。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