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仁怀市五马镇:乡村振兴与科技助力农旅融合打造新模式

- 2025-04-19 - 水果套袋
产品详情

  近年来,仁怀市五马镇通过深耕其山地农业和全力推动农旅融合,成功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行发展的新路径。作为一个小镇,五马镇的变化让人瞩目,尤其是其打造的“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例子,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

  五马镇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通过优势主导产业的培育,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走进五马镇的三元村,能够正常的看到蒸蒸日上的耙耙柑基地,工人们正在忙着铺设长达3000米的爬山车运输轨道,致力于实现物资运输的机械化升级。基地负责人萧文才表示:“投资超百万元的改造,不仅降低了人力消耗,更提升了效益,让科技投入更有底气。”

  得益于河谷地带得天独厚的天气特征情况,三元村经过品种改良和绿色认证,将耙耙柑的售价达到了15元/斤,年综合收益更是超过了200万元。这一成果无疑成为了群众增收的“黄金果”。在疏花和套袋等环节,基地每年发放人工工资近100万元,采取土地流转与分红的方式,让村民受益,同时推动了生态种植、冷链仓储与农旅融合模式的全面推广。

  据介绍,三元村目前已带动300余户村民种植柑橘1500亩,村集体分红累计已达70万元。村里党总支书记安星宇感慨:“游客采摘、河岸漫步,村民的腰包鼓了,村子的活力也增强了!”这种通过农旅融合的方式,不仅让经济发展富裕了村民,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而在五马镇的茅台流域东升农场,清晨的露水未干,工人们早已忙碌地进行采摘。经过预处理,带有“身份证”的蔬菜迅速发往粤港澳,部分单品售价高达200元/斤。农场负责人龙力表示:“我们的全过程数字化监控使得每个批次都可追溯,因而客户对‘东升’品牌的需求也是供不应求。”通过集中流转1500亩土地,基地的亩产值已达到超3万元,年带动就业6000人次,发放薪资超过200万元,成为区域的经济龙头。

  五马镇正在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村民在家门口工作,同样能享受富裕的生活。农场还计划进一步种植油葵,并开发景区,新增采摘观光等业态,预计将为本地创造150个旅游季就业岗位,逐步推动“农旅融合”的升级。

  随着产业快速的提升,五马镇的城镇建设逐步完善,饮水、电力、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也在同步推进中,逐步的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镇党委委员王强表示,近年来非流动人口竟增长了5.04%,达到了21686人,旅游业也在茁壮成长,2024年预计全镇将接待游客65万人次,旅游收入高达7200万元。这些都是五马镇致力于塑造的丰富多彩的农旅休闲产业的一个缩影。

  五马镇,这个曾经不为人知的小镇,如今已经焕发出勃勃生机。山间的柑橘飘香,河畔的菜畦连片,观光步道蜿蜒,五马镇正以市场化为导向,深入推动生态与市场的结合,书写着一篇属于“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城镇化新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