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湿地】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人工筑巢请来“鸟医生” 生态防虫害
(记者 何川)近日,“生态文明@湿地”记者团一行走进贵阳市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进一步探索湿地ECO如何环环相扣,相依相存。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学博士、工程师张海波详细的介绍了他们目前筑巢引鸟,恢复湿地自然ECO的工作。
走进公园时,花坛里鲜花盛开,天空虽下着小雨,游客却依然很多。86岁的姚老先生和记者说,他每天要在公园呆三四个小时,在公园散步已经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
“公园建成前,小车河沿岸乱搭乱建、污水横流。贵阳市政府通过‘世界眼光、国内一流、贵阳特色’的要求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捐资’的模式打造湿地公园,走出了一条超常规发展之路。”张海波说,公园的建成,改变了周边棚户区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的现象,融合多种自然景观与别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于一体,成为喧嚣的城区内市民体验自然之美的一处理想场所。
鸟类是自然ECO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湿地ECO健康程度的指示物种。沿河而上,湿地公园里一路鸟鸣不断。张海波指向隐蔽在树林间一处人工鸟巢说,这是他们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生境类型多样,鸟类物种丰富。截止目前,公园范围内共记录野生鸟类171种。由于湿地公园紧邻城区,人类活动频繁,植被以次生林为主,天然树洞较少,限制了洞巢鸟类的栖息和繁衍。为保护和丰富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控制林地虫害和鼠害,维持ECO稳定,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联合贵州大学、贵州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利用人工巢箱招引洞巢繁殖鸟类,开展湿地公园鸟类招引工作。
“2019年1月,我们在湿地公园宣教展示区和合理规划利用区布设了第一批人工巢箱,共计60个,每月开展一次巢箱入住情况调查。截止目前,丢失巢箱2个,现存的58个巢箱中,筑巢成功35个,产卵巢箱26个,每个巢箱平均产卵6枚,已孵化幼鸟98只。”张海波说,根据卵和亲鸟的特征,初步明确入住人工巢箱的鸟类主要为山雀类(绿背山雀、大山雀)。
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中心城区西南部,涉及贵阳市4个区(南明区、云岩区、花溪区、观山湖区),规划总面积1218.00公顷。2014年通过试点验收并正式授牌。园内湿地的主要类型有河流湿地、喀斯特溶洞湿地、草本沼泽湿地、库塘湿地等,在区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湿地公园主要水体——阿哈水库是以城市供水和防洪为主的中型水库,对于保护贵阳市水生态安全具备极其重大意义。目前,贵阳市还开展了保护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水生植被恢复、河岸生态护坡、生态搬迁、生态浮床维护等生态修复与“城市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阿哈湖鸟类多样性调查及越冬水鸟种群监测”等工作,以恢复湿地自然生态系统。
“湿地公园鸟类招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由于不同鸟类的繁殖期不同,入住时间及繁殖情况也会有差异,因此,我们下一步将持续开展其它功能区的巢箱布设及已布设巢箱的鸟类入住监测工作。”张海波说。
从高空俯瞰,河流曲曲弯弯细又长,肆意地流向远方,天空蔚蓝,白云朵朵,牛羊遍野,湖泊凉爽清澈……这是在初秋时节,黄南州泽库县泽曲国家湿地公园内记者见到的景象。
1986年,黑龙滩被评为首批风景名胜区,今年已进入生态城区游客纷至沓来,库区的百姓吃起了旅游饭,收入逐年增加。
【生态文明@湿地】陕西渭南各处湿地成为候鸟栖息乐园 群鸟翩然起舞_新闻频道_央视网
,从11月份开始,大批候鸟来到陕西渭南的各处湿地公园,群鸟嬉戏、翩然起舞,构成了一幅幅流动的画卷。在渭南白水县林皋湖国家湿地公园,今年这里迎来了新客人,5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天鹅在这里越冬栖息。
【生态文明@湿地】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人工筑巢请来“鸟医生” 生态防虫害
近日,“生态文明@湿地”记者团一行走进贵阳市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进一步探索湿地ECO如何环环相扣,相依相存。
上一篇: 丝瓜秋葵榴莲草莓向日葵18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