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遂昌县以“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为引领,立足资源禀赋优势,积极地推进以三叶青、黄精为主的林下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经济发展“绿色引擎”。截至目前,遂昌县林下经济种植培养面积0.9万亩,实现年产值1.3亿元,累计带动1.5万余名林农实现人均增收3万元。
早在2017年,遂昌县以国家油茶林下仿野生中药材栽培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为契机,在农林领域创新性探索以“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为核心的试点工作模式,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从无到有,形成3亿元的道地中药材新兴起的产业,成为浙江省乡村振兴“一亩山万元钱”最好模式之一。
据遂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遂昌国家油茶林下仿野生中药材栽培标准化示范区作为浙江省唯一一个农业领域标准化典型案例入选浙江省首个标准化工作白皮书,作典型经验推广;并以优秀等级在全国率先通过该国家级试点项目验收,示范基地也被国家林草局评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成为全国农业农村标准化培训班教学案例和现场教学点;市场监管总局全国农业农村标准化培训班学员还到县林下中药材基地开展现场观摩学习,该典型作为教学案例在全国进行推广。
为探索“中药材仿野生高品质种植、油茶林增产增收”的种植模式,改善万亩革命老区油茶林老化、经济效益不佳的状况,多年来,遂昌县致力于引进浙江、江西等地5个三叶青品种,根据现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不同基质,开展裸根苗直栽、下铺无纺布直栽、无纺布袋栽培、无纺布袋套袋栽培和控根容器栽培等五个模式技术攻关,并将无纺布袋栽培技术成功申请发明专利《无纺布袋套袋栽培方法》(ZL 2015 1 0344877.7),大幅度的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成本,使作物生长能够比传统栽培方法表现得更出色,在油茶、毛竹林中套种中药材效果颇佳。
“通过林下袋式生态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每亩林地可种植三叶青1000至1500袋,三四年后预计可为山区农户创造每亩3万元到5万元的收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同时,遂昌县也十分注重将已有专利技术成果形成先进的技术标准并加以推广,加速实现“专利标准化”。遂昌县制定发布遂昌县区域标准规范DB331123/T 76—2018《油茶林下仿野生栽培三叶青生产作业规程》,并将三叶青栽培生产技术上升为浙江省区域标准《三叶青栽培技术规范》,编印《林下仿野生栽培三叶青技术手册》、模式图等1万册,固化标准化建设成果,为遂昌县乃至浙江省林下中药材仿野生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有力提升遂昌县林下产业标准话语权。
目前,遂昌县从最初的土壤管理、病虫害控制及生态环境等环节,到后期的优化栽培技术、导入追溯体系,建立标准体系,收集和制定标准、规范200余项,使林下中药材在整地、育苗、栽培等所有的环节都有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
2023年5月,位于石练健康产业园区的浙江五养堂中药集团生产车间内,年产7000万瓶低温冻干三叶青粉直接口服中药饮片自动化生产线已正式投产运营,完成了“三叶青”从中药材农产品向现代新型直接口服饮片的跨越。
目前,经过五养堂产地趁鲜冻干加工和现代中药饮片炮制,价格从100元/千克提升至5000元/千克。每亩林地创收有望达40到50万元,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2000至2500倍。
遂昌县以完善中药材生产加工和高端制药配套体系为目标,引进浙江五养堂药业有限公司等相关市场主体,实现中药材从“普通农产品”到“新型中药饮片”的华丽转身,贯通“林下种植-林产品加工-林产品销售”链条,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能如此顺利地将实用新型专利——低温冻干技术转化运用到三叶青二产开发利用中,创新推出低温冻干三叶青粉,还要感谢浙江农林大学的专业指导和科研支持。”遂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正是产学研融合合作,重塑激活了中药材产业共富密钥。五养堂与浙江农林大学“全校服务全域”的战略合作,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如今,在与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专业科研力量的深度合作下,遂昌县已建成10个示范基地。
眼下,依托各类产业扶持政策,遂昌三叶青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逐步成熟,三叶青年产量由70吨增长到120吨。
林下生金,生态富民。这些举措让遂昌三叶青产业带动药农人均年收入增幅超过10%,也助力遂昌县试点项目被省药监局评为共富改革“最佳实践”项目。金竹镇梭溪塘岭村岭后自然村三叶青基地被评为“浙江省道地优质中药材示范基地”。
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山区26县跨越式高水平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其品质安全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所在。
对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助力五养堂实施三叶青中药材中药饮片一体化质量控制试点,探索通过“共享车间”一体化加工提升三叶青中药饮片质量。
同时,遂昌县林业局积极对接部门、向上争取,把遂昌三叶青作为重点品种在基地基本的建设、原材料收购、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培育、品牌宣传等方面纳入县政策扶持范围,推动出台《遂昌县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若干意见》等扶持性文件,将中药材作为特色产业给予政策支持,对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试点企业,向县政府争取给予50万元的奖励。并依托国家药监局中成药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等,持续加深三叶青、黄精等药用标准研究。
“药王谷”基地负责人、遂昌县青苗中草药专业合作社社长傅长泳和记者说,2011年,他仅种植了10多亩三叶青尚且卖不出去,亏了100万元。现在,该合作社有300多户农户,种植三叶青1200多亩,去年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
合作社的逆袭,离不开多年来遂昌县坚持把林下中药材产业作为加快乡村振兴、林农增收致富重要抓手的政策帮扶。
据了解,为激活林下“绿色银行”,遂昌县先后出台《遂昌县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若干意见》《遂昌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职责分工,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林长制为牵引,强化统筹协调,定期研究解决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依托遂昌成人技校、国家开放大学遂昌分校等平台,重点围绕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三大通则,以技术讲座、外出参观、上门指导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多类型培训。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培训20余次,覆盖600人次。
此外,遂昌县一直在优化产业“发展地图”,以政策资源和项目平台为抓手,运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公司”等多种合作模式,开展相对集中连片的林下经营权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
以金竹镇以青苗中草药专业合作社等为依托,在全镇10个行政村种植三叶青3500亩,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15余万元,500余名种植户人均增收近1万元。
在做优做强林下中药材产业,拓宽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的过程中,少不了做好“产业品牌化”和“品牌产业化”两篇文章。截至目前,遂昌县成功培育浙江茂润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遂昌星火中药材合作社等22家经济实体和种植大户,打造“德叔”“钱瓯药王谷”“百青山绿”等特色品牌,实现年产值超5000万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这个火遍海外的 AI 版微博,全世界的聊天机器人都涌了上来,只有我一个线
躺在床上奶声奶气喊爸爸的宝宝,这小家伙是要可爱死谁啊!“爸爸听到的话会被迷晕吧”
iQOO Z9 Turbo+通讯能力大升级,官方称:信号爆表,全面提速
Redmi Note 14 Pro上山下河,王腾极限测试,雷军都点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