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充分的利用大棚种植,围绕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党支部+合作社+种植户”的致富带动模式,探索香瓜、草莓等特色种植产业,带领农户增收致富,实现了乡村振兴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结合,架起乡村致富桥。。
这几天,红柳沟镇沙场村的温室大棚温暖怡人,大棚内弥漫着瓜香的气息。瓜藤恣意伸展,瓜叶下一个个嫩绿透亮的香瓜正等待采摘,在翠绿的叶子和金黄色花朵的映衬下,格外诱人。种植户田文林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着这丰收的果实。
我种植大棚10年了,种大棚收入还可观。以前种大田收入不稳定,靠天吃饭,种大棚一年四季都有收入,预计大棚一亩地能收入5万元左右,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过了,有奔头了。
种植香瓜不仅让像田文林这样的大棚种植户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也吸纳了周边村的村民前来务工。
前两天在家里边有点儿闲,活干完了到香瓜园摘香瓜,一天还能挣200来块钱,家里活儿也干了,钱也挣了,可比我出来打工强得多。
近年来,沙场村依据优质地下水资源和良好的光照条件,以产业富民为引领,积极引导村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培育绿色、优质、高效农业,全力发展大棚种植产业,让村民实现增产增收。
我们沙场村在种植大棚以前,广种薄收,靠天吃饭,村民的收入非常有限。从2014年,我们通过69座大棚种植以来,收入非常好,当年每座大棚收入过万元。
据介绍,沙场村的设施农业大大地带动了村民种植大棚的积极性。2015年以来,该村大棚种植培养面积达到了1200多座,每年每个大棚纯收入在万元以上。2024年全村大棚净收入达到了2000万元以上,带动了125户村民,人均收入突破10万元。
香瓜大棚里瓜香四溢,同样在十里沙村的草莓大棚里也是暖意融融,只见嫩绿的草莓秧沿着田垄铺开,一垄垄草莓长势喜人,在绿叶白花间,一颗颗鲜红饱满的草莓藏在绿叶之下,令人垂涎,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
今天我们一家三口过来采摘草莓,草莓又大又红又甜,特别开心,希望我们的日子以后能像草莓一样红红火火。
春节前后我们的草莓卖得是比较好的,我们主要以采摘为主,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草莓的口感,提升草莓的产量,我们在种植的时候是用纯羊粪作为底肥,在草莓开花的过程中采用蜜蜂授粉。亩产量应该能达到1500斤左右,销售价格每斤大概在20块钱,每亩地应该能产值3万块钱。
据了解,像沙场村、十里沙村这样的甜蜜产业在我县北部滩区各乡镇不断兴起。瓜果菜作为我县特色产业,年播种面积在25万亩左右,年产值20亿元左右。实现了用7%的耕地面积,产值占到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0%。这正是我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果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设施果蔬基地建设的投入,采取民建公补的方式,以农户投入为主体、以财政投入为导向,按照农户自筹60-70%,财政补贴30-40%的标准开展。据了解,2019年至2024年累计投入财政补贴资金约3300万元。计划2025年投入财政补贴资金400万元。在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和积极引导下,慢慢的变多的农民摆脱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困境,依靠发展特色农业走上了致富路,农村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棚室特色产业主要有辣椒、西甜瓜 、葡萄、 草莓、樱桃、桃等。以沙场村为代表的全县设施塑料大棚有3万余亩,在产业发展指导上,认真开展改棚型、改灌溉方式、改良土壤以提高机械化水平。下一步,我们将在棚室优化上,以及水、肥、气、热、光、病虫害防控上狠下功夫,提升农民种植水平,加强绿色农业推广,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千万粉丝网红潘宏疑似跑路,视频一夜清空!官方紧急调查背后线直播女排决赛 上海VS江苏胜率推荐 3-4名津辽之战王艺竹首发存疑
不在状态!巴特勒半场6中1&三分3中0仅拿2分2助 正负值-21...
1.3亿欧天才无尽堕落:60分钟0射门+8次丢失球权 6年掉价达1个亿
刚包好的饺子就被宝宝一口放进嘴里,妈妈:别人家的孩子都是追着喂饭,我家的得天天拦着
上一篇: 9起种子案件件敲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