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布十大专利转化典型事例 从书房到厂房一项研讨效果卖出1亿元_ 龙虎网
我国药科大学从中药黄芩中提取出黄酮类活性化合物,获批4项专利,转让费用1亿元,用于开发抗肿瘤1类新药;东南大学以“现金+股权”形式助推专利高效转化,成功运作了一批千万级严重产学研协作事例……
4月22日,在第24个国际常识产权日行将到来之际,我市举行以“常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水平开展”为主题的2024年南京常识产权宣传周发动活动。会上,我市发布十大专利转化典型事例,各大高校、园区的专利效果从“书房”走向“厂房”,高校“学科优势图”加速融入我市“工业地图”,成为培养开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我国药科大学李志裕教授课题组长时刻从事药物小分子规划、组成及生物活性研讨工作,特别在黄酮类天然产品全组成及结构改造上获得严重突破,现在现已请求20多件专利,有几项立异药正在进入临床和临床前研讨,代号为“CPU-216”的立异药就是其间之一。
我国药科大学常识产权运营中心主任孙立冰向记者介绍,“CPU-216”是李志裕教授团队从中药黄芩中提取出的黄酮类活性化合物,经过实验证明具有非常好的抗肿瘤效果,环绕该立异药请求了4项专利。2022年,这4项专利以1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南京芩领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用于开发抗肿瘤1类新药,医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等难治的肿瘤疾病,现在已完结临床前研讨,并进入审评阶段。
“立异药研制周期长、投入高、危险大,高校在前端进行科研立异,与企业后端的一起参加和推进是离不开的。”孙立冰介绍,生物医药范畴存在研制立异商场引领缺乏、立异产品前端研制独立运转,而后端商场工业化运用困难,研制周期长、投入高、危险大,新药种类尚不可以满意患者需求等实在痛点。我国药科大学面向国家和当地生物医药工业严重需求,经过产学研联动,将“立异源”与“商场源”紧密结合,构筑了一条生物医药范畴从常识立异、技能立异、工程扩大到工业化的完好技能搬运链,树立了具有药大特征的专利效果运用转化管理体系。
据介绍,一般新药从临床前研讨到临床实验批阅至少需求3—4年时刻,而CPU-216项目效果不到2年就完结临床前研讨,并完结临床实验请求材料申报且获受理,极大的提升了新药研制功率,也加速了专利工业化进程。
近年来,东南大学技能搬运中心成功运作了一批千万级的严重产学研协作事例,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技能搬运中心总经理王立辉也与记者共享了“新一代分布式光储逆变器技能”相关专利工业化事例。
“咱们立异‘现金+股权’形式助推专利高效转化。”王立辉介绍,近两年东南大学专利转化数量与转化率都在逐年上升,在生物医药、电子芯片收集、节能环保等方面完成了多个千万级的专利效果转化,其间“新一代分布式光储逆变器技能”经过了7项专利,转化金额达3800万元。
促进专利转化运用是加速科技效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重要手法,也是加速构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行动。会上,南京大学校企协同立异打出专利工业化“组合拳”;南京工业大学凭借技能经理人树立专利转化“高速通道”;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铸造“立异链”、构建“转化链”、延伸“服务链”,推进“三链”交融促进专利工业化;南京邮电大学“专利转化电商形式”;江宁高新区“中心+实体+本钱”服务形式助推高校院所专利转化运用;栖霞高新区常识产权大数据渠道助推高校专利高效转化;南京大学标准布景常识产权运用,躲避专利转化运用法律纠纷;徐庄高新区树立专利价值评价新机制,打破专利答应商洽僵局;南京理工大学“三化三力”开释专利转化新动能等做法作为南京十大专利转化典型事例现场发布。
上一篇: 库尔勒:复播油葵开出致富好“丰”景
下一篇: 果业“点绿”黄土高原 革新老区延安飘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