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绿电赋动能 大河奔涌启新潮——国网东营供电公司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河与海交融激荡,水与盐此消彼长,造就了神奇的黄河三角洲,孕育出东营这座建在盐碱地上的城市。
沿着的足迹,牢记的嘱托。国网东营供电公司聚焦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加快建设黄三角盐碱地绿色生态电力系统,打造“六个一”(1粒种、1农机、1只羊、1只蟹、1度电、1只鸟)示范工程,挥毫绘出充满希望与生机的新图景。
十月,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里,处处丰收好景色。
黄三角农高区成立于2015年10月,总面积350平方千米,是探索盐碱地治理新技术的天然试验场。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盐碱作物育种平台通过精细调控光温水汽等指标,可快速缩短育种时间。为了呵护每“一粒种”。东营供电公司创新实施“光储直柔+云储能”项目,实现多台区、多电源互动互济,为育种提供不间断供电保障。
走进盐碱地田野,一台电池的电量不足的鸿鹄T50无人电动农机正缓缓向着“风光储充换检”一体化服务站驶去。在那里,它将完成自动充电并返程继续开展生产作业。
电动农机的使用,是盐碱地特色农业的一大突破。国网东营供电公司以农机电气化耕种为关键抓手,创新建成了国内首个电动农机“风光储充换检”一体化服务站,提供自动充换电、数据监控等综合性服务,有效解决了电动农机充电时间长、充电不便捷等问题。
“除了研究电动农机自动充换电,我们也考虑怎么发挥好服务站的储能作用,提高盐碱地作物培育和园区用能的成效。”东营供电公司农高区供电中心副主任周彦飞说。
为此,东营供电公司创新研发“田间地头”移动式充换电机器人,并联合中科院、鲁软科技研发农机双向充放电技术,实现削峰填谷用电,大幅度的降低用能成本。
“服务站可保障13台农机24小时不间断作业,每年降低用能成本60%以上,电网削峰填谷每年还可增加收益约55万元。”山东盐碱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财务资产负责人马志超算了这样一笔账。
昔日盐碱地,今朝新粮仓。在智慧农业科学技术的助力下,黄河三角洲农高区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现在已是绿意满目。
金秋十月,走进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道路宽敞整洁,楼房整齐排列,欣欣向荣的乡村新图景呈现在眼前。
20世纪70年代,为服务黄河蓄滞洪区建设,黄河岸边的村民搬迁到房台上居住。2013年,东营市启动实施黄河南展区村庄搬迁改造工程。2016年年底,4000多位村民搬进了杨庙社区的新楼房。
东营供电公司紧跟滩区迁建居民群众用电需求,加快配套电网建设,全面点亮滩区群众的“安居梦”。实施配套农网改造升级,新安装箱式变压器6台,改造配电线千米,保障杨庙社区居民生活用电。打造“村网共建+彩虹驿站”服务工程,实现“水电气暖信”业务一站办理。创新应用“透明台区”可视化系统、“数字员工”等数字化技术,提升“最后一公里”供电服务质效。
“搬迁前,每户居民年均用电量不到400千瓦时,现在每户居民年均用电量超过2000千瓦时,很多人家里用上了智能家电,还有人买了新能源汽车。”东营供电公司胜坨供电所台区经理王培波介绍。
在可靠电力支撑下,杨庙社区还全力发展集体经济,先后建成万锦农渔循环农业示范园、粮食烘干基地等一批项目,解决了社区700余人就业问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东营供电公司积极服务滩区乡村振兴,实施“黄河兴·电先行”“电靓滩区”等专项行动,高质量开展配网工程建设,新建改造10千伏配电线公里,改造升级农村低压台区1320个,农业种植区实现“井井通电”,户均容量从2.35千伏安提升至2.72千伏安。统筹县域充电设施建设,累计建成电动汽车充电站106座,其中乡镇级充电站34座,在全省率先实现充电站乡镇全覆盖。
“现在养羊全部实现了电气化,省时省力。我家养的羊由原来的800只增加到3000多只。”10月10日一大早,山东省利津县盐窝镇黄河口滩羊产业园养殖户薄纯俭正用智能投喂车喂养滩羊。
盐窝镇是山东肉羊产业第一大镇,年出栏滩羊200多万只。为了育好“每1只羊”,东营供电公司在盐窝镇产业核心区建成了35千伏后邢变电站,架设5条10千伏共36千米线路;全方面实施“全域美丽电网”创建,打造精品农村电网工程,先后完成39个台区的改造升级,为滩羊养殖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东营供电公司深入推动绿色养殖,依托园区分布式棚顶光伏,创新开展“源-荷-储”协同调度互动技术,既实现绿色用能,还破解工厂化养殖集中用电问题。创新开展滩羊经济电力大数据分析,与园区首创肉羊云交易买卖平台“羊买买”,借力数字化的经济“买全国、卖全国”。
“我们通过滩羊全产业链电力大数据应用监控产业链的健康状态,实现了‘一图识别’、‘一键辨因’,为滩羊产业链的养殖、销售等所有的环节提供数据分析支撑,保障滩羊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东营供电公司经研所党支部书记、助力乡村振兴专班负责人李文杰说。
在电力助推下,利津县逐步形成了从饲料加工、羊肉生产、交易中心、冷链物流等一条完整的闭合式的产业链,带动就业达2万人,产值达60亿元。
国网垦利区供电公司彩虹员服务队到黄河口大闸蟹养殖基地帮助客户检查用电设施安全
除了黄河口滩羊,黄河口大闸蟹也是东营的一大亮丽名片。此时,在距离盐窝镇50公里的垦利区永安镇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园,供电所所长王震与同事正在检查园区配电设备。
随着黄河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开始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东营供电公司聚焦渔业产业低碳发展,探索编制《黄河口大闸蟹电气化养殖建设标准》,推动大闸蟹养殖专业化、规模化转型。
为了当好螃蟹的“电管家”,该公司研发智慧能源服务平台-365电管家系统,通过水质传感器等,“全方位、无死角”监测大闸蟹的生长环境,助力节能增产。同时,打造“新能源+储能电池+岸电”零碳能源站,为园区提供清洁用能,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0吨。
如今,黄河口大米、大闸蟹、滩羊等农产品已成为东营的“金字招牌”,而电力正为这些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贡献着更智慧、更低碳的电力方案。
一列列光伏板在阳光下闪耀,让滩涂变成金山;一片片风机叶片随风舞动,使风力转为电能……在东营,绿色能源发展的场景处处可见。
绿色是高水平发展的最美底色。东营地处渤海之滨、黄河尾闾,境内太阳能、风能资源充足,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一批省重大新能源项目落户东营,掀起能源革命绿色发展浪潮。
东营供电公司抢抓“双碳”机遇,积极发挥电力先行官作用,加快各级电网规划建设,攻坚推进渤海输变电、海口间隔扩建2项500千伏工程前期手续办理,快速推进富国~裕民、海口~新孤2项配套电网工程建设,提升电网消纳新能源能力。
同时,东营供电公司深化“清风暖阳”新能源并网服务行动,全天候对接、全专业协同、全流程的优化,有力保障了山东能源集团海上风电、国家第一批风光大基地华润财金光伏等项目顺利并网发电。截至目前,东营电网新能源总装机容量661.09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54.3%。清洁、绿色的电能正源源不断地送往千家万户,助力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同时,东营供电公司也下大力气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文章”。
在黄河三角洲,每年有600余万只鸟类在这里繁殖、越冬和迁徙,其中就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为守护好“每1只鸟”,东营供电公司深化“候鸟生命线”-“云端的守护”社会履责实践,探索构建“线鸟共生”卓越供电服务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该公司在山东省率先对790基杆塔完成绝缘包覆,为杆塔穿上“防护服”;试点搭建人工鸟巢,引导东方白鹳到安全位置筑巢;在绝缘子上方安装新型防鸟罩“小红伞”4200余基、12000余套,用心守护东方白鹳的“铁塔家园”。
聆听奋进足音,东营供电公司砥砺前行,交上了一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答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东营供电公司将牢记初心使命,始终当好“电力先行官”,乘势而上、创新突破,把澎湃电能源源不断注入这片年轻热土,奋力书写新时代的精彩篇章。